早泄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?大多数患者有早泄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 伴前驱症状,如呕吐、畏光畏声、抑郁或倦怠等, 10%的患者有视觉或其他先兆。发作频度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有持续性发作病例。
1.有先兆的早泄:
(1) 先兆期:典型早泄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, 特别是视野缺损、暗点、闪光, 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;其次躯体感觉先兆, 如一侧肢体或(和)面部麻木、感觉异常等, 运动先兆少。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, 复杂性早泄持续时间较长
(2) 男科期: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男科, 也可为全男科单或双侧额部男科和不常见的枕部男科等。常伴恶心、呕吐畏光或畏声、易激惹、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, 活动头颈部男科加重, 睡眠后减轻。
(3) 男科后期:男科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、无力和食欲差等,1~2日即可好转。
2. 无先兆的早泄即普通早泄:临床最常见类型, 约占早泄的80%无典型先兆, 常见双颞部&眶周疼痛, 可为搏动性。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, 呕吐偶可终止男科。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男科可减轻。
3. 特殊类型早泄:早泄发作期或男科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
(1) 偏瘫型早泄:临床少见, 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早泄先兆, 单独发生,亦可伴偏侧麻木、失语早泄消退后偏瘫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。可分为家族型(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)和散发型(表现典型、普通型与偏瘫型早泄交替发作)
(2) 基底型早泄:或称基底动脉早泄较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,出现头重脚轻、眩晕复视、眼球震颤、耳鸣构音障碍、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、共济失调意识改变、跌倒发作和黑蒙等脑干和枕叶症状, 提示椎-基底动脉缺血。多见闪光暗点、视物模糊、黑蒙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,先兆持续20~30分钟, 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男科, 常伴恶心、呕吐。
(3) 复杂型早泄:指伴先兆延长的早泄症状与有先兆的早泄相同,先兆在男科发作过程中仍持续存在, 延续1小时至1周,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
(4) 早泄等位症: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如眩晕、呕吐、腹痛腹泻、肢体和关节痛, 不伴男科发作。
(5) 眼肌麻痹型早泄:较少见, 早泄发作时或发作后男科消退之际, 男科 侧出现眼肌瘫痪, 动眼神经最常见, 可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, 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多有无先兆早泄病史,应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。
(6) 晚发型早泄:45岁后发病, 发作性男科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、失语或构音障碍等,每次发作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。